2024年03月29号    星期五

-传递正能量 宣传中国梦-

传播中华文化 打造中国品牌

当前位置: 首页 > 收藏鉴赏 > 韵人纵目,云客宅心:中国画里的园林
收藏鉴赏

韵人纵目,云客宅心:中国画里的园林

时间:2021-08-17 11:21来源:艺术中国编辑:赵亚宣点击量:453661

《延月梳风》手卷(局部),丘挺,纸本水墨

8月8日,“延月梳风——丘挺作品展”在苏州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的主题“延月梳风”四字,巧借于苏州博物馆的邻居拙政园中的两扇月亮门。此二门相对,一名“延月”,一名“梳风”。夏日高卧,“延月帘高卷,看山牖尽开”;冬日赏梅,“倚松还傍竹,洗雨更梳风”。

《与谁同坐》,丘挺,绢本水墨,56×88cm,2021年

展览中相当一部分篇幅展出了丘挺自2005年开始研究各处园林,并以之入画所创作的作品。该展览板块也以拙政园中一亭“与谁同坐轩”命名。

中国画家以园林入画的传统或可追溯至唐代。以隋代画家展子虔《游春图》为标志,对山水的刻画正式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画科。而作为一方山水之隐的园林,也逐渐走入画家们的视野。

一方山水之隐

《宫苑图》卷,传为唐人作品,绢本,设色,纵23.9厘米,横77.2厘米

谈及中国画,我们更为熟悉的一个词大概是“山水”。孔子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华文化中的山水情怀体现在历朝历代的各个领域,而尤其在平面的绘画和立体的园林两大领域尤见其趣。

根据北京大学教授朱良志先生所言,中国人建造园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里,形成了皇家园林、寺观园林和私家园林三足鼎立的格局。

《宫苑图》卷调色版(为便于读者观看画面所描绘的景物,此图经过软件调色,原作色调参见上图)

这件《宫苑图》卷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因年代久远,且原作没有款印,所以作者不详。从画面风格来看,此卷颇有承自展子虔所开创的青绿山水之风,曾传系唐人所作。画卷描绘了一座古代宫苑中的夏日景致,作者采用青绿敷色,大面积渲染了层峦起伏的群山和宫殿楼宇。卷中山石均以细笔勾出,略有皴斫,建筑物轮廓也大量使用金线勾勒。全卷水系贯通,舟车川流,辉煌明丽,富有装饰性。值得一提的是,该卷《宫苑图》中,多座宫殿楼阁的位置立于“半山半水之间”,可反映出我国古代园林中宫殿楼阁的建造思想。

《阆苑女仙图》卷(局部),五代,阮郜作,绢本,设色,纵42.7厘米,横177.2厘米

“阆苑”典出《集仙录》:“西王母所居宫阙,在阆风之苑,有城千里,玉楼十二。”《阆苑女仙图》并非取景自现实生活中的园林,它是作者对传说中仙人住处的想象,也是阮郜唯一的传世之作。画卷描绘了苍松翠柏之间,一群仙女在其中生活、嬉戏、弹奏、休闲的场景。画卷整体以自然风景为主,树石相依,竹影萧萧。画面四周有乘鸾女仙、乘龙女仙、驾云女仙,还有在海面上凌波漫步,缓缓而来的女仙,整体营造出一派闲适浪漫的超尘之感。

《文苑图》卷,五代,周文矩作,绢本,设色,纵37.4厘米,横58.5厘米

《文苑图》卷(局部)

五代南唐画家周文矩以画人物、仕女享誉中国古代画坛。然而除此之外,车服、楼观、山林、泉石也是周文矩擅长表现的对象。这幅《文苑图》实际上是一件以人物为主要表现对象的作品,但画家对树、石的刻画及人物在其间的姿态,又不免让人展开画卷之外的空间想象。

画家以行笔瘦劲的“战笔描”(颤动的线条来表现衣纹)描绘了四位文士围绕松树思索诗句的场景,他们有倚壘石持笔觅句者,有靠松干构思者,有两人并坐展卷推敲改诗者,还有一小童正俯身侍墨,画中人物情态各异,形神俱备,画家对壘石、松干的刻画也很精妙,反映出当时的文人与周遭自然之物的关系。  

明代的园林绘画

《东园图》卷(局部),明,文徵明作,绢本,设色,纵30.2厘米,横126.4厘米

如果说前面几件作品所表现的都不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居住与生活的园林,那么这幅明代文徵明所作《东园图》便是一件真正以私家园林为主要表现对象的精品。在明代,造园与绘画艺术皆达到了很高的境界。造园家以画境为灵感叠山开池,画家则以园林为对象描摹创作。

东园位于南京钟山东凤凰台下,原是明代开国重臣中山王徐达的赐园,名为“太府园”,后来其五世孙徐泰时加以修葺扩建,辟作别墅,更名“东园”。

《东园图》卷(局部)

一座好的园子,山、水、树、石、亭、台、廊、榭是基本元素,如何将这些基本元素陈设布局,秩序井然却又出人意外,妙趣天成,则是造园人追求的境界。《东园图》是文徵明于61岁时所绘制,表现了东园雅集时的情景。该图以从高处俯瞰的视角,描绘了东园内的一景。只见园内叠有峰嶂,川泽相通,灵岩怪石环列前后,奇花异草郁郁葱葱,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时贤名士雅集于东园之中,或谈诗论文,或品茗抚琴,或宴乐弈棋,其乐融融。整幅画面一眼望去,生机盎然。

朱良志认为,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园林是一个生机活泼的生命体,亭台楼阁、山水花木只是它的形;山因水而活,石依树而生,亭台连接着细经,云墙牵引着绿植,更有暗香浮动,疏影横斜,这才是她的风神和韵味。

因此,园林所代表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一处住所那么简单,它同时也是中国人安顿心灵之所。

别号图

《求志园图》卷(局部),明,钱穀作,纸本,设色,纵29.8厘米,横190.2厘米

除了文徵明,在明代吴门其他画家的作品中,还有许多以他人的室名别号为题描绘的作品,这类作品被明代书画收藏家张丑称之为“别号图”,如推而广之,还应包括以庄园、庭院为题材的作品。它们在描绘人造园林真实性的基础上,力图表现园林主人的生活理想,反映他们身居闹市,却追求“与深山野水为友”的操守与志向,这类作品成为吴门画派所表现的一种突出的艺术现象,而钱穀的《求志园图》正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件。

此卷是钱穀应友人张凤翼之请,描绘其家园春夏之间的景色。画面上,院内树木高耸,枝叶茂盛,院墙错落,人物、景物、屋顶与院内空地的布局疏密有致,在画面右侧园子大门处的院墙上,一茏葱郁的枝叶正探出墙外,十分俏皮。

《求志园图》卷(局部)

《夏山高隐图》轴,元,王蒙作,绢本,设色,纵149厘米,横63.5厘米

从观看的角度来说,同是中国画,观看“山水画”与“园林画”有着完全不同的感受。中国画中所描绘的自然山水给人以更广阔的时空感,它们或气势宏大,或空灵清冷,自有一种不与尘世相合的疏离之感,如“一弯冷月在世界中永恒地照耀”。而以园林为描绘对象的画作则不然,中国园林虽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为最高造园标准,却毕竟融入了造园者和园林主人的生活理念与生活志趣,画中一草一木,一树一石皆因人的存在而别开生面。所以这类画作总是散发着一种亲切的生活情态,这种生动可爱的“小品化”意趣在文徵明与钱穀的作品中皆有溢出。

《西园雅集图》扇页,清,冯宁绘,纸本,设色,纵19厘米,横57.1厘米

如文徵明的《东园图》卷,古代画家将园林入画,所描绘的场景经常与“雅集”脱不开关系。中国文人和士大夫阶层历来崇尚风雅。举凡清平盛世,便是他们以各种名目游山玩水、诗酒唱和、书画谴兴和文艺品鉴的时候,其形式更是琳琅满目。

《西园雅集图》(局部)

《西园雅集图》(局部)

《西园雅集图》通过芭蕉、竹石等园林的自然景观,巧妙地将画面分割成六个表现文人雅集活动的场景,他们有的挥毫写书作画,有的题壁留墨,有的拨阮演乐。每个场景在形式上各自独立,在内容上高度统一,突出了“雅集”的主题。

可行,可望,可游,可居

《颐和园风景图》轴,清,绢本,设色,纵187.5厘米,横374厘米

到了清代,画家对园林的表现风格和描绘重点有了很大的变化,表现宏大场景与亭台楼阁的画作占了不小比重。此图取由颐和园昆明湖东南北望万寿山的角度,采用广角的方式概括了颐和园最为重要的标志性景观,如佛香阁、知春亭、铜牛、廓如亭、十七孔桥、玉带桥等。图中亭台楼阁黄、绿、灰各色屋顶敷色细腻,石桥栏柱等建筑细节描绘地非常精准,反映了晚清颐和园的状貌,相当富有时代特色。

《梁园飞雪图》轴,清,袁江绘,绢本,设色,纵202.8厘米,横118.5厘米

这幅《梁园飞雪图》轴也是一幅描绘私家园林的作品。“梁园”又名“兔园”,是汉代梁孝王刘武所建的一处私家园林,其旧址据说在今河南开封东南。梁孝王雅好文翰,广泛结交当时的文人名士,如司马相如、枚乘、邹阳等皆为其座上宾客,许多人长期居住园内,乐而忘返,“梁园”因此而闻名。本图中,作者将这座历史上著名的园林建筑安置于冬季的雪景之中,庭院、屋顶、山石上都留出大片空白,表现厚厚的积雪,精美的殿堂在白雪的映衬下愈显得富丽堂皇。寒冷的气候并没有影响园内的热烈气氛,殿堂内灯火明,歌舞喧嚣,豪华的盛宴正值高潮。

这幅作品是袁江楼阁界画(在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故名界画)的代表作,表现华丽的建筑是作者创作的重点,均匀挺直的线条勾画出房屋的各个细部。在表现华丽的建筑的同时,作者也着意于园林环境与山水气象的烘托,从而使画面超越了一般园林绘画所承载的时空范围,呈现出诗一般的山水意境。

(文/台馨遥,本文图片源自故宫博物院、苏州博物馆,部分文字内容参考自故宫博物院,明代造园家计成著作《园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责任编辑:赵亚宣

艺术家查询

姓名

证件编号

产品查询

产品名称

证件编号

工作人员查询

人员姓名

证件编号